
全國免費服務電話:400-788-1068

技術支持
最新文章
從五方面看一卡通系統在社會領域中的應用 |
發布時間:2017-1-12 瀏覽:4467 次 |
門禁一卡通早已不再是新鮮事物,它通過身份識讀、網絡、數據庫等技術將以前各不相通的各類系統整合一起,在現在的生活中到處都有它的應用。從大廈、小區、校園、工廠機關的門禁、考勤、停車場等等,已滲入到社會方方面面。隨著技術和應用的發展,它已經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
一、什么是一卡通?
一卡通是用一張卡和一套平臺提供門禁、停車場、考勤、簽到、電梯、訪客、巡更、電子支付和信息查詢服務等多種需求的應用。一卡通數據保存在一個數據庫中,卡片基礎信息共享,整個系統實現一次發卡、一次掛失,達到真正的卡通、網通、庫通。
門禁一卡通的設計不應是各單個功能的簡單組合,而是從統一網絡平臺、統一數據庫、統一身份認證體系、數據傳輸安全、各管理系統接口、異常處理等軟件總體設計思路的技術實現來考慮,使各管理系統,各終端設備綜合性能達到最佳的設計。
門禁一卡通能實現多種不同管理功能,這些功能應該可以使用來自不同廠家的設備,只要使用同一種格式的卡片。該應用模式優點是可以對各個功能選擇專業化程度更高且適合個性用途的產品,并不存在不兼容性問題,一個子系統故障不應影響到其他子系統及系統平臺。
目前,一卡通還只是在各企事業單位、學校內,或某項目內應用,還沒有形成真正的跨區域或跨行業的應用。實際上所謂一卡通主要看有沒有一卡通管理平臺(授權不能是由多套系統實現)和一個數據庫管理,即“一網、一卡、一庫”。作為安防中的門禁一卡通現在已成為智能化系統中最常見的安防子系統,已在政府、企業、金融、醫院、部隊等行業得到大量應用,還能與其它智能化系統進行集成和聯動,比如防盜報警、視頻監控、消防報警以及樓宇自控系統等。
二、一卡通系統的子系統
現在門禁一卡通系統盡管還在不斷發展,但從技術到應用已經比較成熟,這從各廠商的產品可粗略地歸納出門禁一卡通五個方面的典型子系統:
(一)平臺管理:權限管理、設備管理、數據管理、卡務管理等子系統;
(二)身份識別:門禁、梯控、考勤、巡更、車輛出入、車載通勤、會議簽到、訪客管理、儲物管理等子系統;
(三)電子交易:銀行圈存統、消費管理統、水控管理、電控管理等子系統;
(四)信息服務:WEB查詢、觸摸屏查詢、電話語音查詢、短信查詢等子系統;
(五)集成接入:ERP接口、圖書管理接口、教務管理接口、人力資源接口、辦公自動系統,能提供OPC接口與其它視頻監控、報警、消防、樓宇自控系統等實現集成。
三、一卡通系統的應用領域
(一)金融領域
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最新消息顯示,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我國金融IC卡累計發卡量突破10億張,其中全國性商業銀行累計發卡量超過9億張,區域性商業銀行累計發卡量超過1億張。2014年前三季度新增金融IC卡發卡量4.5億張,占新增銀行發卡量的比例超過80%,前三季度新增發卡量分別為1.3億張、1.5億張和1.7億張,發卡進度明顯加快,金融IC卡已成為我國新發銀行卡主流產品。
央行表示,近年來人民銀行組織銀行業積極推動金融IC卡公共服務領域應用、受理終端改造、電子現金跨行全村、關閉降級交易等工作,取得了顯著效果。這位2015年全面應用金融IC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效提升了銀行卡安全性,對我國實現金融普惠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二)公共交通領域
自1997年住建部開始對全國城市公用事業IC卡應用實行歸口管理以來,全國城市一卡通IC卡走過了不平凡的17年,也是頗具里程碑意義的17年。
2012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在通卡道路上邁出了最為關鍵的一步,包括上海、寧波、紹興等在內的8個城市加入了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平臺。
(三)社保領域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最新數據統計,截止2013年10月底,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到4.72億。按照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發放數量達到8億張”的目標,目前已實現“十二五”時間過半,目標完成過半。全國除青海西藏外的30個省份(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327個地級以上城市(含省本級及省直轄管縣)發型了社會保障卡,占全部省份的93.9%和全部地市的84.1%。
其中,20個省份實現了所轄地市全部發卡。此外,青海已完成發行注冊工作。已發卡的30個省份中,16個省已按照計劃完成“十二五”任務的50%以上。發卡人群擴展到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23葛省已開始向農村居民發卡。
(四)身份識別領域
市場調查機構ResearchandMarkets近日發布了一份關于全球發展的調查報告,報告數據由金雅拓、捷德、歐貝特、Morpho等全球知名的智能卡方案公司提供。報告顯示,全球在政府部門應用的智能卡在2013年到2018年期間銷售額將以年復合增長率超10%的速度增長,出貨量將以年復合增長率超8%增長。
政府的電子身份證卡由每個國家的政府部門發行,用于國民的身份信息管理,同時不同國家的政府還通過各種各樣的應用來豐富身份證的使用場景,這對于政府和國民來說都是有利的。政府可以降低成本、提供行政效率同時有效的管理國民信息。在全世界,已經有許多國家發行電子身份證卡,并且計劃豐富智能卡的應用場景,也正是在這個契機之下,全球的智能卡發展迎來良好的增長勢頭。
政府項目也是智能卡項目以及技術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其中電子護照也是較廣泛的應用,可以進行國家與國家之間快速安全的進行信息核對。2011年,世界民航組織ICAO就推出了SAC協議,SAC協議旨在加強保護,以防止個人資料被非法竊取和濫用。到2014年12月,歐盟將與ICAO共同推動SAC協議應用在各國的電子護照當中。對于智能卡發展,這又將是一次機遇。
(五)物聯網領域
據業內人士分析:受各國戰略引領和市場推動,全球物聯網應用呈現加速發展態勢,物聯網所帶動的新型信息化與傳統領域走向深度融合,物聯網對行業和市場所帶來的沖擊與影響已經廣受關注。總體來看,全球物聯網應用仍處于發展初期,物聯網在行業領域的應用逐步廣泛深入,在公共市場的應用開始顯現,M2M(機器與機器通信)、車聯網、智能電網是近兩年全球發展較快的重點應用領域。
我國已經形成涵蓋感知制造、網絡制造、軟件與信息處理、網絡與應用服務等門類的相對齊全的物聯網產業體系,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已經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區四大區域集聚發展的空間布局,呈現出高端要素集聚發展的態勢。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指出從產業規模來看,我國物聯網近幾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13年我國整體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同比增長36.9%,其中傳感器產業突破1200億元,RFID產業突破300億元。預計到2015年,我國物聯網產業整體規模將超過7000億元,信息處理和應用服務逐步成為發展重點。
在物聯網服務業中,我國三大運營商的M2M服務一直是產業亮點。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分別把物聯網業務基地升級成為物聯網分公司進行市場化經營。中國聯通各類近場支付卡發卡量已經超過200萬張,基于WCDMA網絡的企業專網提供智能公交行車監控及調度系統,用戶規模超過100萬,覆蓋城市已超過200個。
我國已建立了基本齊全的物聯網產業體系,包括以感知端設備和網絡設備為代表的物聯網制造業,以網絡服務、軟件與集成服務、應用服務為代表的物聯網服務業。整體看來,我國在M2M服務、中高頻RFID、二維碼等產業環節具有一定優勢,在基礎芯片設計、高端傳感器制造、智能信息處理等產業環節依然薄弱。從全球來看,物聯網大數據處理和公共平臺服務處于起步階段,物聯網相關的終端制造和應用服務仍在成長培育中。
與國際上傳統產業與信息產業跨界融合的趨勢相輝映,我國也出現設備制造業與物聯網、互聯網融合,創新產品和服務新模式的現象。家電行業借力物聯網技術,已經率先開展拓展價值空間并改善產品服務的模式探索。這種創新模式,不僅涉足智能家居領域和家居設備,還將催生融合物聯網元素的多種智能產品,如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設備、醫療健康設備、智能玩具等。傳統產業通過與物聯網技術深度融合,同時利用互聯網的平臺服務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形成開放產業生態創新產品和服務的模式,將成為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
Copyright ? 2014廣東創通寶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2034587號 技術支持:光速東莞網站建設
創通寶科技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弱電智能化工程服務
電話:0769-83736568 13380121669 | 傳真:0769-22305978 | 郵箱:0769@chtonb.com
創通寶科技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弱電智能化工程服務
電話:0769-83736568 13380121669 | 傳真:0769-22305978 | 郵箱:0769@chton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