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中心
最新文章
創通寶科技講訴虹膜識別和混合生特識別的應用 |
發布時間:2018-3-9 瀏覽:3331 次 |
人眼睛的外觀圖由鞏膜、虹膜、瞳孔三部分構成。鞏膜即眼球外圍的白色部分,約占總面積的30%;眼睛中心為瞳孔部分,約占5%;虹膜位于鞏膜和瞳孔之間,包含了最豐富的紋理信息,占據65%。虹膜區域由凹點、放射紋、色素點和其他斑點等構成,具有高達266個獨立特征點。 虹膜識別概念1987年由眼科專家提出,1993年首次實現高性能自動化的原型設備。 虹膜識別的技術特點: 獨特性強:虹膜區域有266個獨立特征點,遠高于其他生物特征的14-60個; 穩定性好:虹膜自嬰兒胚胎期第3個月開始發育,第8個月成形,不再變化; 比對速度快:虹膜特征大都為二值特征,可利用異或進行比對,速度快; 防偽性高:虹膜難以被盜取和仿造,且具有極強的生物活性; 普遍存在:虹膜不易磨損,人人都有。 當然,安博會上也不乏以虹膜識別見長的生物識別企業,但一般都是混合其他識別方式使用。 虹膜識別在國際上的應用較為成熟。1991年,美國J0hnson實現最早的虹膜識別應用系統,1993年,J0hn Daugman實現高性能自動虹膜識別原型系統。 美國的四大生物識別工程都使用了虹膜識別。美國國防部的自動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為軍隊安全提供全方位的身份管理服務,如軍事基地訪問、疑犯管理等,建于2006年,2011年啟動系統升級計劃。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下一代身份識別系統將基于生物特征識別的身份管理和犯罪歷史信息相結合,減少恐怖襲擊和犯罪活動,提高國家和公共安全。美國國土安全部的出入境管理系統,在外國訪客在進入美國時錄入指紋、虹膜、人臉等生物特征信息,用于罪犯、恐怖分子的排查。 在國內,2005年,虹膜識別國際核心專利到期后,發展較快,目前已形成完成的產業鏈。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是虹膜技術的行業應用典型。涉及虹膜識別的模組和鏡頭供應商有信利光電、舜宇光學等等; 虹膜識別技術國內主要的應用領域:礦山、建筑工地等其他生物特征不易發揮作用的領域;金融、安防等對活體和安全性要求高的領域;社保、教育等對普遍性和識別準確率要求高的領域,移動終端應用。 東莞監控公司認為,單一生物識別技術具有局限性,因此更推薦混合生物識別。混合生物識別是指利用多種生物特征或相同生物特征的多種采集、多種表達、多種匹配等方式恰當的融合,進行個體身份的識別及驗證。 中控智慧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識別技術包括近紅外人臉、可見光人臉、虹膜、指紋、手掌、指靜脈識別等技術,中控智慧將這些生物識別技術組合使用,為用戶提供基于自主知識產權的混合生物識別技術。 混合生物識別就是將指紋和指靜脈,面部和指紋、面部和虹膜、掌紋和掌靜脈等多種識別方式結合起來進行身份的判定。混合生物特征識別技術融合了多種模態的特征,通過技術融合提高了識別系統的安全性和抗攻擊能力,同時降低了錯誤率,使得多模生物特征識別技術能夠有效緩解單模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缺陷,帶來更好的識別性能。 例如,‘‘人臉+掌紋靜脈+指紋”不僅具有多模態識別以及復合識別優勢,而且識別準確率高,安全系數高。 百傲慧識是中控智慧推出的面向開發者及企業級用戶的開放云平臺。以云端API、離線SDK以及用戶自主研發產品的形式,將領先的混合生物識別技術通過“020”服務平臺的方式,與互聯網、物聯網、身份識別、智慧安防等應用相結合,在行業內形成研發、產品、銷售、服務集線上線下于一體的垂直智慧生態體系。 百傲慧識云平臺具有如下特點:多模態識別;30年“技術+數據”資源積累;深度學習;人工智能+“O2O”服務平臺;提供云端API、線下SDK服務;互聯網、物聯網、身份識別、智慧辦公應用相結合;適用不同場景的垂直生態體系。 以上文章由東莞監控http://www.ifeng520.com/整理提供
|
創通寶科技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弱電智能化工程服務
電話:0769-83736568 13380121669 | 傳真:0769-22305978 | 郵箱:0769@chton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