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莞機房建設淺談金融業正迎來“大安防”時代 |
發布時間:2018-9-25 瀏覽:2786 次 |
今天東莞機房建設公司來為大家分享金融業正迎來“大安防”時代智能硬件+軟件:綜合信息管理平臺
金融服務業的安全防范關系到社會穩定和人民財產安全,一直以來都是安全防范行業發展的重點。隨著銀行網點的增多和社會治安形勢的日益復雜,針對銀行機構的刑事、治安案件明顯上升;內部作案、內外聯合作案也有上升,安全防范系統建設逐步向外部防范方向發展。以銀行為例,作為一個國家貨幣流通的主要場所,業務中涉及大量現金、有價證券及貴重物品,因而銀行的安全一直以來都是國家安全防范的重點。近年來,整個金融市場發展迅猛,營業網點、ATM機、銀行資金流動也更加頻繁,銀行安防監控系統所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
要應對突發事件,銀行安全保衛工作已不能再局限于守護押運,也難以再用“三防一保”加以概括,建立與業務經營和生產緊密關聯的“大安全”管理體系,是銀行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重中之重。
“我們要從過去看家護院向融入到業務各環節進行轉變和延伸”,華夏銀行相關人員表示,隨著科技化、信息化發展,安保工作既要看住看得見的,還要管住看不見的。“既要看住銀行的財產,還要看住客戶的財產”。因此,銀行要明確職能定位,既關注已發生的風險,又須關注可能存在的風險。做到預警、評估、完善有機結合。提前識別、評估和預防風險隱患。
從安保手段來看,銀行安防工作已從傳統型向智能型轉變延伸。以華夏銀行為例,商業銀行正在強化技術手段,實施“兩步走”,一是加強預防預警,加強和廠家及工程商合作,向科技要警力、在效率上下工夫。二是非現場管理,銀行從實現智能化管理和非現場指揮考慮,把監控中心的潛能和作用挖掘出來,如報警監控聯網平臺、自助銀行大門“遠程鎖閉功能”,都是通過遠程實行硬控制,發揮其作用。
而談到非現場指揮,就必然需要新技術武器,這也是應對當前日趨智能化、科技化和信息化高科技犯罪的重點手段。應對這樣的發展趨勢,金融機構安防工作也必然要走向信息化,重新鑄造信息化之劍來保衛金融安全,構建現代化安全防控體系。
基于此,華夏銀行借鑒“互聯網+安全”理念,發展安全有效的物聯網技術和應用,創建全行統一的安全保衛信息化管理平臺。大規模安防聯網必然帶來海量信息數據的產生和匯聚,這些成千上萬的數據中,就蘊含著對安防工作尤為關鍵的風險性、預警性、報警性的重要數據,華夏銀行采用云平臺云計算所具備的大數據處理能力,能夠承擔這些海量數據的快速處理。
未來,銀行業基于私有云以及私有云架構下的銀行安防應用將迎來蓬勃發展的新局面,將為銀行安防業帶來新的思維、新的思路,其影響將更為深遠。金融業正迎來“大安防”時代,利用好智能硬件與軟件系統,將是一條致勝之路。
本文章由東莞安防監控公司整理提供。
|
Copyright ? 2014廣東創通寶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2034587號 技術支持:光速
東莞網站建設
創通寶科技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
弱電智能化工程服務
電話:0769-83736568 13380121669 | 傳真:0769-22305978 | 郵箱:0769@chtonb.com